2025-05-2609:49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:編輯新的一周開始了,冷食君帶你一起讀早報!
快來看看,最近凍品行業都有哪些事兒值得關注?
|企 業 動 態|
01
干味央廚:關注單人次與小家庭需求,部分產品已采用小規格設計
千味央廚5月21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,當前速凍食品行業普遍依據產品特性、消費場景及儲存便利性靈活制定規格。例如,芝麻球(260g/包)、茴香小油條(240g/包)等產品,均以適度容量兼顧單人多次或小家庭單次食用需求,已在C端市場驗證了適配性。
公司始終關注細分消費場景,目前部分產品已采用小規格設計(如飯團450g包裝內含3枚獨立裝),既可滿足輕量化需求,又能通過分次食用實現靈活消耗。未來公司將結合用戶反饋,動態優化單品克重與組合形式,進一步提升使用便捷性。
(公司公告)點評:包裝越變越“迷你“,日常家庭使用更便捷。
02
聯舌工坊將完成3億元B輪融資
5月21日,中國上海—國內領先的預制菜品牌聯舌工坊(上海聯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)正式宣布將完成3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。此次融資標志著品牌邁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,資金將主要用于直營體驗中心建設、預制食材產業園推進及海外市場拓展。
聯舌工坊秉承“廚師伴侶”戰略定位,依托全國100名烹飪大師研發團隊及大數據驅動的產品創新體系,已開發出小酥蛙、臭黃魚,醬香紅嘴雁等年銷數億元的爆款單品。本輪融資后,品牌將在安徽、江蘇等地升級智能化工廠,通過冷鏈物流與精準營銷強化供應鏈壁壘,目標2027年實現百億元銷售額。此外,聯舌工坊將借本輪融資進軍海外市場,為全球餐飲連鎖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。
(聯舌工坊)點評:把預制菜打造成高質量美食。
03
叮咚買菜啟動戰略升級 發力低GI食品
近日,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,公司已啟動自內而外的變革,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。
據了解,自2025年年初起,叮咚買菜就開始推動一系列調整,以“好用戶、好商品、好服務、好心智”(4G)作為核心戰略,系統性地提高站內商品品質和差異化。為此叮咚買菜內部啟動組織架構調整,將公司業務重心更加聚焦于打造好商品。叮咚買菜原有的商品開發中心已改為10個獨立的事業部,將商品開發、運營、品控等核心部門組織在一起,由公司10位核心高管分別帶隊。
此外,叮咚買菜App近期進行了改版測試,計劃在5月完成全面改版,首頁新增集合高品質及差異化商品的“品質之愛”專區,并上線“AI飲食管家”、AI大模型搜索等新功能。目前,“品質之愛”專區設置了7大板塊:尋味中國、有機匯、低GI、寶媽嚴選、配料干凈、減脂、澳洲直達。針對低GI這一細分的健康消費趨勢,叮咚買菜成立了低GI項目組,深度開發更好吃的低GI健康食品,不僅設立了年內該系列商品突破100支的目標,還將積極參與低GI標準制定及低GI生活方式的推廣,推動行業對該細分領域的關注與發展。
(新京報)點評:低GI≠低熱量,也要保持食物多樣化,均衡搭配更健康。
04
美團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在沙特啟動運營
近日,美團小象超市正式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啟動營業,海外品牌名定為Keemart。小象超市是美團自營的食雜零售業務,此次出海沙特由美團內部資深業務負責人劉薇操盤。
在小紅書平臺上,小象超市Keemart正在大規模招聘個護方向的招商采購、業務拓展經理以及運營經理等崗位。招聘信息中明確要求應聘者懂英語、常駐利雅得,并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。此外,KeemartCourier已在APPStore上線一個多月,目前僅支持郵箱和沙特手機號注冊。
(每日經濟新聞)點評:即時零售出海的重要嘗試。
05
三只松鼠試水線下多業態:生活館與便利店同步布局
三只松鼠近日宣布進軍線下零售新場景,推出全品類生活館及“一分利便利店”兩大新業態。其中,500平米的全品類生活館聚焦社區家庭消費,涵蓋現制烘焙、生鮮蔬果、預制菜等全品類自有商品,首家門店預計6月開業,2025年計劃開出20家。
同時,其“一分利”便利店以輕資產加盟模式拓展下沉市場,單店投資約20-25萬元(為傳統便利店一半),商品中40%為自有品牌,30%為行業大牌。目前已在安徽蕪湖開出4家門店,松鼠小鎮店日均銷售額達1.5萬元,年底前簽約門店預計超 500 家,將覆蓋社區、校園、辦公等多元場景。
(新京報)點評:窮則生變,三只松鼠“重生了”。
06
南城香開“現炒社區食堂店”
近日,快餐界“坪效王”南城香在北京新開了一家“現炒社區食堂”店。除快餐餐品外,這家店還新增了鐵板燒、奶皮子酸奶等菜品,連SLOGAN也變成了“新鮮現炒菜更香,就吃南城香”。
南城香這家現炒店,就開在北京西三環,是在原來的常規門店上進行了“翻修”。為了突出“現炒”,其紅色門頭上特意加上了“現炒社區食堂”六個大字,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它的主要模式和性價比。
產品結構仍然很豐富,有超過20種SKU,包含鐵板菜、炒菜、主食、飲品等幾大類,所有菜品均由廚師現場烹飪,“鍋氣”滿滿。其中鐵板區是亮點,既有大蝦、鯧魚海鮮類,又有雞柳雞排純肉類,還有烘焙類的蛋撻。
(財聯社餐飲O2O)點評:南城香,終究還是卷進了自選快餐。
|行 業 動 態|
01
2024年餐飲閉店數升至409萬家
2025年5月19日,國家統計局披露數據顯示,4月全國餐飲總收入同比增長5.2%至4167億元,增速稍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.1%。但同期,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同比增長3.7%至1230億元。這反映出限額以上企業(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200萬元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)受外部壓力影響更大。從市場來看,一個明顯態勢是閉店數高企。
久謙中臺數據顯示,與2023年相比,除西餐(同比增長6%)、面包甜品(同比增長5%)和朝韓菜(同比增長1%)外,其余品類店效普遍同比個位數下滑。在店效同比走低背景下,2024年閉店數攀升至409萬家,閉店率61.2%,均超2023年。
(21世紀經濟報道)點評:餐飲業洗牌加劇。
02
全國烘焙門店達33.8萬家,2025規模將達1160億元
近年來,烘焙品類的熱度持續上升,市場規模穩步擴張。據紅餐大數據,2024年烘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.2%,達到1105億元。隨著消費者對味覺情緒療愈需求持續增長,烘焙作為療愈消費的一部分,其市場需求將會持續釋放。
紅餐產業研究院測算,2025年烘焙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160億元。 門店分布情況:截至2025年5月,全國烘焙門店數達到33.8萬家。其中,華東區域門店數占比最高,達到35.0%;其次是華南、華中、西南、華北區域,門店數占比均超過10%。
(紅餐研究院)點評:烘焙行業風生水起。
03
超四成中國消費者購買過自有品牌
在中國市場,零售商們也紛紛發力自有品牌。可以看到自有品牌對市場的貢獻度明顯提升。消費者指數數據顯示,自有品牌在消費者購物籃中的占比逐年增長,2024年有45%的中國消費者至少購買過一次自有品牌的產品。
從品類上看,食品飲料、家庭清潔成為自有品牌的主戰場。消費者在購買自有品牌時,細分品類選擇上出現了明顯分化:飲料、餅干、堅果、紙品等品類滲透率更高;零售商通過快速復制這些高頻剛需、低技術壁壘品類的爆款邏輯,用“平價優質”撕開市場缺口。
(凱度消費者指數)點評:不是貴的買不起,而是“平替”更有性價比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+
交易額10億